Article Sharing好文分享

教育新聞/專欄文章

新課綱打造適性多元的學習 陪孩子面對未來的挑戰

多元時代來臨,為了因應全球變局,世界各國無不傾全力做好準備,臺灣自一○八學年度起,從小一、國一到高一逐年實施的新課綱,以學生為主體,強調情境認知、統整、探究與實作,希望透過「自發」、「互動」與「共好」培養學生適應現在生活及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、能力與態度。

「一○八課綱的目的,是希望成就每一個不一樣的孩子,透過多元探索、動手實作、自主學習,讓擁有不同特質的孩子都能發展興趣與潛能,」教育部潘文忠部長表示,「我們有責任打造一個適性多元的學習環境,讓孩子能懷抱滿滿熱情,與環境共好、持續終身學習,成就更好的自己。」

過去,在鼓勵適性多元的學習氛圍下,有許多孩子朝向自己的興趣與熱情、在各領域大放異彩。
 

跨域學習成為遊戲管理者
劉致緯:所有的學習累積今日的我

八十四年次的劉致緯,過去就讀臺大生物環境工程系,如今在遊戲公司擔任企劃,「我從國小就對遊戲設計很有興趣。」他笑說,因此就讀麗山高中時,他也開始自發和好友一起嘗試設計「2D動作類」的遊戲。「因為遊戲從攻擊模式到軌跡設計,都需要很好的數學能力,這讓我的三角函數學得特別起勁。」當時的學習熱情也反映在劉致緯的成績表現上,讓他順利以好成績升學。進入大學後,為了延續個人興趣,劉致緯還跨系選修了不少資工、電機系的課。直到大二升大三那年,終於決定聽從內心的渴望,和幾位同好創立「遊戲設計社」,開始挑戰3D遊戲設計。

畢業後,他也進入當前最夯的手遊公司擔任遊戲企劃工作,積極增加玩家黏著度,成為遊戲管理者。之所以能跨界獲得夢想中的工作,劉致緯認為,這跟他成立社團、跨界整合的學習經驗有關。從師長眼中的優等生,到順應興趣成為遊戲產業的專案管理者,劉致緯認為,每一個階段所學習過的點滴不會白費,都會留下軌跡,重要的是順應自己的興趣與熱情,找到未來的方向。
 

多元適性、學習歷程的累積
林怡廷:從小就要學會選擇、做決定

在探索的學習環境中成長,林怡廷說:「鼓勵孩子從小就學會自己思考、自己做決定,讓他們依循興趣前進,是很棒的一件事。」大學畢業不到一年,就透過電商平台創立保養品品牌「Oliver肌膚盾牌」的林怡廷,當初是透過推甄從金陵女中升上大學。「從小我就想和媽媽一樣創業。」她笑說,因為認知到自己的學業成績中等,所以學校輔導推甄時,她判斷自己的分數落點,決定選填銘傳的風險管理與保險系,想念商學院。

進了商學院後,學習可說是如魚得水,即便分組報告多、校外實習也多,林怡廷仍把握各種打工機會,從行政、婚紗業到鞋子、服飾等門市都待過,「我發現自己最愛的還是接觸人群的工作。」於是畢業後,林怡廷短暫在銀行任職一段時間,其後就和男友許鄉林一起創業。在小倆口的合作無間下,公司在三年內就站穩腳步,兩人也完成終生大事,一起在保養品之外進攻飾品市場。
 

站上世界舞台的技職國手
林建宏:給我選擇題,不要是非題

曾拿下國際技能焊接職類競賽銅牌的林建宏,目前是雲林科技大學設計技優專班三年級的學生,同時,他也在勞動力發展署北基宜花金馬分署擔任外聘老師。他的求學經歷充分印證了雖然不是名列前茅的優等生,也能有精彩的學習與職涯發展。原來他的父親本身是做焊接工作,因為希望孩子長大後可以坐辦公室吹冷氣,所以相當重視他的課業成績。可惜他的學習成績並不如人意,父親當時給了他兩個選擇:「要嘛就念書,不然就跟著爸爸一起做焊接。」當時,他選擇了後者。

沒想到一轉念,竟讓林建宏學出興趣,不僅努力成為焊接國手,且藉此進入科技大學就讀,也在一○八年晉升為教練,協助培訓國手。他笑說:「一路走來真的遇到很多貴人的鼓勵與幫忙。」發掘自己的興趣與優勢,雖然成績沒有名列前茅,卻也靠著亮眼的專業技術表現進入科大求學、走出屬於自己的路,林建宏開心分享:「看得出來老爸滿為我驕傲的,雖然沒有當面稱讚,可是還蠻常在臉書上炫耀我拿獎的訊息。」

三段不自我設限、精彩探索學習的故事,未來仍將在教育現場持續發生。顛覆過去以分數為主流的價值,新課綱鼓勵跨領域學習,尤其是彈性學習課程,讓孩子可以有更多專題性、探究性及實作性的機會,選擇自己有興趣的社團、技藝活動等,多元探索、自主學習新知識。

知欣不僅注重一般學科能力,更鼓勵學生找到屬於自己適合的道路!
也因此,從知欣畢業的學生,皆能比一般同級生更知道未來的方向。
只有知欣能同時要求一般學科能力、學生道德素養、及未來志向的輔導
如此完備,只有五星知欣做得到。


【轉載至天下雜誌:新課綱打造適性多元的學習 陪孩子面對未來的挑戰